不自量力bù zì liáng lì 基本意思 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(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)。也说自不量力。 出 处 宋·范仲淹《上吕相公书》:“是则系国家之安危;生民之性命;某岂可不自量力。” 例句 拿鸡蛋跟石头碰,真是不自量力! 不自量力近义词 螳臂当车 螳螂挡车 自不量力 以卵击石 眼高手低 以卵投石 螳臂挡车 蚍蜉撼树 捧土加泰山 不自量力反义词 自愧不如 量力而为 妄自菲薄 量才录用 度德量力 量力而行 量才而为 量体裁衣 自知之明 典 故 春秋时期,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,一个是郑国,一个是息国。公元前712年,有一次发生了争执,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,却贸然出兵,向郑国发动了战争。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;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,军力也要弱得多。郑国被迫应战,同敌人厮杀,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。事后,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,说道:“息国犯了五不韪,所以要失败,而且,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。”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“五不韪”是哪五条呢?根据《左传》记载,就是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亲亲,不征词,不察有罪。”意思是: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,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,两国国君出于同姓、本是亲属而不亲爱,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,不认识自己的错误。又说:“犯五不韪,而以伐人,是以知息之将亡也。”意思是:犯了这五条错误,还要出师征伐别国,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。果然,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。 相关成语 不容争辩 顽固不化 自以为是 不教而杀 极力 吹灰之力 口不择言 自我陶醉 不知高低 桀骜不恭 【字词句】成语大全不自量力是什么意思、不自量力的解释、不自量力拼音bù zì liáng lì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