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土重迁ān tǔ zhòng qiān 基本意思 在一个地方住惯了,不肯轻易迁移。 详细解释 土:乡土;重:看得重,不轻易。安于本乡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 出 处 汉·班固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安土重迁;黎民之性;骨肉相对;人情所愿也。” 例句 1. 中国农民安土重迁,但有生路,谁愿背井离乡。 2. 在中国农民的传统习俗上,是安土重迁的。 安土重迁近义词 安家落户 安居乐业 安家立业 安土重居 安土重旧 安土重迁反义词 东征西讨 戎马倥偬 离乡背井 四海为家 志在四方 东奔西走 背井离乡 典 故 汉元帝时代,土地兼并日趋加剧,农民纷纷破产,有的投入田庄,沦为佃客和奴隶,有的成为国家佃农,有的成为流民。这样一来,这些人原来所承担的租税赋役,都转嫁到了自耕农身上。同时,由于政治腐败,官吏贪残,天灾频繁,各地不断暴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。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汉元帝以德教治国,以期缓和社会矛盾。 永光四年九月,汉元帝下令撤销了一些墓园的管理机构和人员。十月,又下令撤销了各郡国祖庙的管理机构和人员。当元帝自己在渭城县的陵墓修建开始后,义下诏说:“留恋故乡,不愿轻易迁居异地是百姓的本性,这如同骨与肉相互依附一样。最近官府用大臣侍奉君主、儿子侍奉父亲的道理,报请从各郡国迁移部分居民来侍奉这个陵园,这样做会使得百姓们远远地抛弃了祖先的坟墓,破产失业,亲戚别离,人人怀上思慕故土之心,家家产生不安的气氛。如果这样,东部地区就会遭受人为的损耗,关中地区又会增添无以聊生的百姓,这不是长治久安的方法。”接着,汉元帝又下令撤销了为父母陵园设置的护墓及祭祀人员。这些措施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,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。 相关成语 国泰民安 安如磐石 困难重重 安然无事 安定团结 安安稳稳 语长心重 安之若素 安身乐业 相安无事 【字词句】成语大全安土重迁是什么意思、安土重迁的解释、安土重迁拼音ān tǔ zhòng qiān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