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士míng shì 基本意思 1.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。也泛指知名人士。2.指恃才放达、不拘小节之士。 引证解释 1.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。 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勉诸侯,聘名士,礼贤者。” 郑玄 注:“名士,不仕者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名士者,谓其德行贞絶,道术通明,王者不得臣,而隐居不在位者也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褒贤》:“万乘之主,莫不屈体卑辞,重币请交,此所谓天下名士也。”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今阎閭少名士,官司无高能,其故何也?清议不肃,人不立德,行在取容,故无名士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朋党论下》:“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,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。” 2.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。 《吕氏春秋·尊师》:“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,以终其寿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有一士族,读书不过二三百卷……多以酒犊、珍玩交诸名士,甘其饵者,递共吹嘘。” 元 虞集 《送韩伯高佥宪浙西》诗:“闕下諫书谁第一? 济南 名士旧无双。” 3.泛指知名人士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的人虽小,而气派很大,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。” 4.指恃才放达、不拘小节之士。 《红楼梦》第四九回:“是真名士自风流!你们都是假清高,最可厌的。” 瞿秋白 《<乱弹>代序》:“固然, 乾 嘉 之世的绅士之中已经搀杂了些盐商‘驵侩’-- 郑板桥 之类的名士所瞧不起的。”参见“ 名士风流 ”。 5.指刑名之士。 《史记·律书》:“自是之后,名士迭兴, 晋 用 咎犯 ,而 齐 用 王子 , 吴 用 孙武 ,申明军约,赏罚必信,卒伯诸侯。” 《三国志.卷六.魏书.袁绍传》:「议郎何顒等,皆名士也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二二回》:「杨观察是当今名士。」《礼记.月令》:「开府库,出币帛,周天下,勉诸侯,聘名士,礼贤者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一三回》:「无奈嘉兴的朋友都知道公孙是个做诗的名士。」尚高论、倜傥而不务小节的人士,如魏晋时代尚清谈之士。 【造句】胡适提倡白话文,是中外皆知的名士。 名士近义词 名流 名人 闻人 相关词语 莫名 清名 甲士 臭名 污名 原名 士气 学士 博士 连名 名言 联名 留名 声名 英名 恶名 武士 【字词句】词语大全名士是什么意思、名士的解释、名士拼音míng shì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