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jīng zhé 基本意思 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3月5、6或7日。 引证解释 1.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国历三月五日或六日,此时正值春天,气温回升,蛰居的动物惊醒,开始活动,故称为「惊蛰」。旧称为「启蛰」。 《逸周书·周月》:“春三月,中气,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。” 唐 韦应物 《田家》诗: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” 宋 苏辙 《游景仁东园》诗:“新春甫惊蛰,草木犹未知。”《解放日报》1980.3.7:“农谚说:‘惊蛰麦直’,‘惊蛰,蛇虫百脚开食’,节气到了惊蛰,大地回暖,三麦拔节,毛桃爆芽,杂草返青,百虫苏醒开食,开始有雷声和蛙鸣。” 2.受惊醒的蛰居动物。 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抑若春霆发响,而惊蛰飞竞;潜龙浮景,而幽泉高镜。” 李善 注引《吕氏春秋》:“闻春始雷,则蛰虫动矣。” 例句 1. 这几声春雷打得真是惊天动地,果然有点惊蛰的味道。 惊蛰近义词 启蛰 秋月 相关词语 蛰居 蛰伏 惊悚 惊险 惊扰 惊起 出惊 惊疑 惊鄂 惊心 惊厥 惊惶 惊惧 惊悸 惊骇 惊雷 惊醒 【字词句】词语大全惊蛰是什么意思、惊蛰的解释、惊蛰拼音jīng zhé
|